2018高考,居然有6个省都出了和茶有关的作文题,浙江考题《茶文化的知和行》,天津考题《茶器盖碗,天地人和》,上海《我的理想就是活成一片茶》,北京《茶与红楼梦中人》,江苏《茶是会说话的水》,全国2号卷《逆向》把茶的时间轴拉得更长,回到唐煮、宋点、明清泡的茶文化历史长河。
一时间,茶文化成了高考的重点,真给孩子们出难题。即便是上了年纪的人,喝了一辈子茶,也未必真喝懂了茶。说实在的,要想了解茶文化,还真应当从“知茶”“识茶”开始。
茶,属于山茶属植物。全世界山茶属植物有280种,中国有其中的238种。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已经有近四千年的用茶历史。开始是食用,后来作药用,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作为饮品来饮用了。有个故事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记录的就是古人用茶解毒的事。汉宣帝时(公元前59年)一个叫王褒的人,在一篇《僮约》(相当于今天的劳动合同)中,与家奴约定的岗位职责中明确了“武阳(成都)买茶,烹茶尽具”的工作要求,不经意中为中国茶史留下了重要的记述。
唐代的陆羽则用了六年多时间,走遍当时云、贵、川、湘、鄂、豫、皖、苏、浙、闽等茶区,对茶叶种植生产、采集加工、烹煮品饮、储藏保存以及相关工具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察、记述,自公元760年开始撰述世界第一部茶书,到780年正式付梓出版《茶经》,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茶文化资料。
几千年的品茶历史,给今天的中国人乃至世界几十亿人奉献了口感、香气、风格各异的上千种茶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贡献。然而,作为来自产茶大国的中国人,有很多人却不太了解我们日常品饮的又足以让我们自豪的茶,这确实是个遗憾的事情。所以我想把我所了解的茶知识、茶文化通过这个平台给各位朋友做个介绍,那就先从中国茶的六个大类说起吧。
我们常品饮的茶有六个大类,她们是:绿茶、青茶(也称乌龙茶)、黄茶、红茶、白茶和黑茶。每一类茶由于树种不同,生长的环境(温度湿度)、土壤、采收时间、加工方式和冲泡方式的不同,呈现给人们的干茶和茶水的汤色、香气、口感也都风格各异。
而六大茶类中又分许许多多的品种。比如最著名的绿茶品种有浙江的龙井、安吉白茶,江苏的碧螺春,安徽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河南的信阳毛尖,四川的竹叶青等等;青茶中著名的品种有福建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安溪铁观音,广东的单枞茶,台湾的冻顶乌龙等等;黄茶如湖南的君山银针、安徽的霍山黄芽、四川的蒙顶黄芽等;红茶如云南滇红、安徽祁门红、福建正山小种等;白茶则有福建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云南的月光白等;黑茶有著名的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陕西的泾渭黑茶和广西的六堡茶等。
老北京张一元、吴裕泰销售的茉莉花茶、福建出产的桂花乌龙不在六大茶类中,属再加工茶。更有很多按照茶的冲泡方式品饮的“非茶之茶”,也常被人们饮用,如菊花、苦丁、大麦、花果茶等等。总之,中国茶叶的品种数不胜数,近几年还不断推出新品。但无论多少基本都涵括在这六大茶类之中。
这么多茶怎么喝得过来呢?其实不必太纠结。选几种爱喝、常喝的茶品饮就是了。赶上朋友聚会,说不定谁带点儿新的品种,您也不妨尝尝。
人们爱喝茶,不单只为解渴。茶作为一种植物,本身含有70多种微量元素,只要正确的品饮,这些元素多数对人的身体是有益的。比如多酚类化合物、果糖、茶皂苷、维生素、蛋白质和酶、生物碱、氨基酸等有机酸、还有花青素、胡罗卜素等。古人曾把茶入药,今人除喝茶外,还把茶配伍其他食材烹制成美味佳肴,比如龙井虾仁。
总之,喝茶有益健康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特别是老同志,闲下来与三五好友品品茶,交流品饮心得,谈谈所知茶事,再挥毫泼墨,切磋技艺,既风雅又健康,岂不共享其乐!
篇幅所限,难以一次就说清茶文化。待我们慢慢去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中华茶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