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盘明;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盘呈莲花瓣式。通体青花装饰,盘心绘折枝牡丹纹,里、外壁绘折枝莲花纹,口沿内、外均绘水波纹,层序有致,外底呈火石红色。该器造型浑厚古朴,釉质肥润,纹饰工整流畅, 青花色泽蓝中泛灰,少晕散。
洪武官窑青花瓷器传世品较少,此盘为洪武时期的典型器物,承袭元代青花大盘形制, 制作规整,纹饰细致,布局严谨,笔法描绘简练娴熟,豪放生动,风格朴实,底足沙底呈火石红色,火石红色为工匠有意涂刷而成,洪武时期瓷器底部也有自然呈火石红色的,是由于胎土本身含有铁质,经窑火烧结而呈现红色。这两种红色,元代多见,经明代延续到清代中叶,到清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洪武官窑青花钴料与元青花的钴料成分一致,均系进口钴料, 但洪武青花呈色多数呈灰蓝色,不如元青花呈色鲜艳透亮。清人蓝浦《景德镇陶录》载:洪武二年(1369),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御窑厂对瓷器的挑选极为严格,烧坏的瓷器打碎深埋,不许流入民间。这反映出御窑厂对御用瓷器要求之严格,御窑厂不计成本,追求精美,烧造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红釉、白釉、蓝釉和酱釉等。洪武时期青花瓷器造型主要有炉、瓶、壶、罐、盘和碗等。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