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鸡首壶南朝;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朝;

壶盘口,一侧置曲柄,另一侧置流,肩部流口塑成两个鸡首。肩部有两个对称桥形系。壶通体施黑釉,造型美观。同类造型见有青釉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黑釉瓷器,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瓷釉料中铁元素含量低,黑瓷釉料中含铁量较高,含铁量越高,烧成后的釉色就越黑。
鸡首壶起源于三国时期,先是越窑烧造,经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都有烧造。多见青釉器,也有黑釉、白釉品种。早期的鸡首壶,身形矮胖,肩部一侧贴塑鸡首,对侧粘鸡尾, 鸡首短,实心,只起装饰作用。东晋时期鸡首壶形体变大,鸡首改为流,有了短颈,鸡尾演变为弧形柄,也有龙形柄。南朝时期壶身逐渐变大变长,鸡首流也变长,多为双鸡首,制作精细。到隋代鸡首壶变得秀美挺拔,壶身更加瘦长,鸡首由小变大,趋向写实,壶口更高, 颈部变细,柄为双龙形柄,鸡首壶到唐代以后渐渐消失。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