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寺造泥佛像隋;高7.2厘米,宽5.2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
隋;高7.2厘米,宽5.2厘米

此泥佛像为长方形,正面为一坐佛,两侧是塔。背面文字为:“仁寿二年,兴福寺造少陵原□□□眇行者。”

善业泥佛像是用泥、木、金属等模具压印泥团制成的一种小型佛像,其制作习俗源自古代印度,在北魏时传入中国,唐代制作较多。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归东印度,到三摩呾吒国,国王名曷罗社拔乇……造拓(脱)模泥像十万躯,并言及当地僧俗,皆一次为业。”善业泥的制作方法是用净水澄泥,再以细绢过滤,调匀颜色,和以胶水,铸铜为范,由范成像。这些泥佛像的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目前发现的善业泥佛像多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周围地区。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