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沙窑青黄釉獬豸香薰高:13.6口4.9底10.1厘米厦门市博物馆
高:13.6口4.9底10.1厘米

高:13.6口4.9底10.1厘米
平口外翻、束颈、溜肩、葫芦形腹、饼状平底。正面颈肩部位贴附獬豸头部,肩腹其他部位贴附獬豸的足与尾,腹近底部镂空一圆孔;胎色灰白,胎质粗松;施青黄釉,釉层厚薄不匀,开细碎纹片,釉层浓处显酱色,薄处显青灰色;胎釉结合不好,有脱釉现象。造型奇特,构思别致,是唐代长沙窑一件匠心独运的优秀作品。
该香薰的珍贵之处在其造型,似瓶似壶又似罐,在长沙窑中也属独特与罕见。目前长沙窑所发掘的器物之中,有为数不多的凤凰香薰。凤凰香薰的造型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一凤凰造型别致,尤其注重了凤凰的头部与尾部的造型组合;獬豸香薰的造型与凤凰香薰具有异曲同工之巧,獬豸的头部造型是以夸张的方式将双眼、嘴部放大、外突,而其极具特点的独角则较小,其足、尾的处理方式与凤凰香薰的处理方式也基本相同。
唐代是我国古代最为鼎盛的时期,生活的贵族化导致人们对生活的多方位追求,作为具有健康美容功效的薰香习俗也大行其道。当时的文人墨客对此习俗有诗文加以称赞,白居易有诗云“疑香薰罨画,似泪着燕脂”,李白也留下了“床上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有余香”的诗句。
薰香习俗的流行,使香薰用器的产量增加,品种多样化。除常见的香薰球、多足香薰外,还出现了如上所述的凤凰香薰,獬豸香薰等;质地多为金属材料,陶瓷器较为少见。除长沙窑外,在越窑系的一些窑口也偶尔能见,数量极少。
据史书记载,獬豸,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也是古代神裁制度下所出现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獬豸能辨曲直,明辨是非,形状与中国古代其他神兽一样,是若干种动物的组合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状,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共同的特点是双目明亮有神,额头上有一只独角。由于獬豸象征公正,成为正义的化身,有些朝代执法官员的衣服上就绣有獬豸的图案,御史等执法官员所用的帽子也被称为“獬豸冠”。(彭景元)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