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陶罐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昙石山遗址不仅是福建省建国后首批被发现并最早进行考古发掘的原始社会晚期人类居址之一,它的发掘,还为闽江下游流域史前文化序列的建构提供了标杆。
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告中,将昙石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分为四大期,这种界定至今仍被考古学界广泛沿用。其中四期文化遗存,被认定为黄土仑文化,以大量的泥质夹细砂印纹硬陶器为鲜明特征。
印纹硬陶器,是指烧成温度较高,一般在1100度以上,陶质坚硬、器表装饰各种纹样的陶器。昙石山遗址出土的印纹硬陶器,陶色以灰色和灰黄色为主,个别为灰红色,纹饰常见的有席纹、方格纹、雷纹、曲折纹、蕉叶纹等,也有素面无纹的。器型有罐、壶、豆、杯等。
在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类印纹硬陶器广泛分布于闽江下游流域的青铜时代遗址中。如荆溪关东仁山遗址、白沙马墓山遗址、仙山边遗址、鸿尾坪峰山遗址、古田龟山遗址、华岩寨遗址等。本次调查新发现的151处遗址点中,绝大多数都有采集到硬陶标本。这说明当时水边的丘陵、山岗、台地都有人类生活,闽族文化已基本孕育成形。
近来,有学者指出昙石山遗址第四大期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黄土仑文化类型,还有更早的下湾遗存类型和更晚的罗汉山遗存类型。但是,印纹硬陶器作为福建地区青铜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却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特征之鲜明,甚至让最开始接触到的考古学者们建议以“几何印纹陶文化”来作为昙石山文化的最初命名。
沧海桑田,往事如烟,只有这些质朴的文物留下来,如散落的拼图,等待我们去拼接出先人们生活的图景。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提线陶簋 下一页:明德化白釉杯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