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盛行于商周时期,最初是作为一种盛食器使用。因为豆的盘普遍较浅,而且很多都有较高的圈足,因此考古学者们推测它不太可能作为个人使用的主要盛主食的餐具,而更有可能是盛装副食、供多人共同取食用的,比如盛菜、肉酱、果品等。
古人们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主食才是最重要的,而菜的作用只是为了下饭,因此盛主食的钵、碗等体型较大,而盛菜用的豆、盘等都多数比较浅。较高的豆把圈足,既能突出豆盘中“菜”的视觉效果,又能使席地而坐的人取食较方便。
最早出现的是陶豆,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木制豆、青铜豆和木制涂漆的豆。
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豆升级为一种重要的礼器,礼的繁体“禮”字就包含了豆,人们往往用俎豆之礼来指代祭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豆还成为了灯的前身。《尔雅·释器》云:“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说明当时已经广泛使用陶豆来作为灯具了。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