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石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现场参观过的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展厅里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石器:它们有的呈圆饼状,有的呈圆球状,有的形状不规则,但有个共同点,就是在其表面有数量不等的凹坑,这就是一种仅在台湾海峡东西两岸闽台滨海地区出现的石器——凹石。
所谓凹石,一般又称石锤(hammer stone),是远古先民们利用天然的砂岩砾石制成的一种贝类食物加工工具。
关于凹石的用途,目前专家的观点认为体型较大的凹石可能用作石砧,先民们把采集到的贝类放在凹石的凹窝里,再砸开取肉食用,这样可以避免贝壳滑动。而体积较小的凹石,应该是作为石锤使用。
由于长期敲击各类贝壳,在其表面有不同时期锤击硬物留下的多个使用凹痕。同一个砾石,由于长期使用不同方位敲击,往往在其正面、反面、两侧及两端形成数个深浅不一的凹痕,是贝丘遗址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石器。
目前凹石较多发现于近海地区的贝丘遗址中,如东山县大帽山遗址、北澳尾遗址等,昙石山遗址仅发现两件。近年在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中发现的仁山遗址、芝山遗址中也采集到零星的凹石。从年代上来看,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
小小的凹石,与原始先民们渔猎采集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是学者们研究当时的自然环境、生业形态以及新石器时期闽台关系等课题的重要实物资料。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石镞 下一页:明铁拐李铜雕像
全部评论(0)
石刻砖瓦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