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簋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从字面上理解:簋,读作:guǐ,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而其实早在新石器时期的昙石山遗址就出土了大量的陶制簋。商代青铜制的簋则为礼器,在祭祀等重大场合使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但是作为在昙石山遗址出土的陶制簋,数量较大,且与陶釜、陶豆、陶盘等日常生活器皿共存,显然是当时昙石山先民的日常生活用具。
簋用于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形状犹如大碗。昙石山遗址出土的陶簋与同期数量巨大的陶釜配合使用。昙石山文化时期,昙石山先民生活在海洋与河流的结汇处,以渔猎经济为主,主要的食物以河鲜鱼贝及动物肉类为多,显然这些食物经由陶釜烹煮之后,用陶簋盛装食之,凸显了陶簋的作用。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清哥瓷青花人物纹缸 下一页:陶钵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