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刀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作为福建史前海洋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源头,昙石山文化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就地取材利用牡蛎壳制作各种生产工具正是其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考古资料看,这些贝器有铲、刀、凿以及锛型器四种类型,其中又以贝铲、贝刀占绝大多数。虽然福建沿海地区的贝器早在距今约6000多年的壳丘头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但是数量很少,只有在昙石山文化时期贝器的使用才达到繁荣。
昙石山文化的贝器采用长牡蛎的壳制成。长牡蛎是牡蛎科中个体较大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及浅海的岩礁海底。这种牡蛎壳不仅个体之间形状上不甚规整,大致有长条形、三角形、卵圆形等,而且左右两片贝壳也很不相同。因此大部分的贝器选用的都是较薄且平的右壳制作,尤其是所有的贝刀均如此。但也有少数贝铲选择较为厚重且内凹明显的左壳制作。
在选择了适合的贝壳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方能成为适用的工具。这一时期石器的制作水平已比较发达,因此石器的加工技术,如钻孔、切割、磨制等,也被应用到贝器的加工上。
在贝器上的钻孔均是双面对钻形成,采用的方法除凿击钻孔外,还有锥钻钻孔。前者形成的孔形状不规则,孔壁粗糙;后者形成的则是规则的圆形孔,且孔壁相对平滑。切割主要用于贝制工具的成形加工,在贝铲、贝刀及锛形器制作上都有应用,部分贝制工具上至今仍可看到较清晰的切割痕迹。磨制技术普遍应用于刃部加工和器形修整。
在昙石山文化时期,尽管早期农业已经出现,但规模很小,食物来源主要还是依赖渔猎采集。在当时背山面海的环境下,讨海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贝器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贝刀可用于采集收割;而贝铲和锛形器则可用于挖掘滩涂中的贝类。
贝器在昙石山文化之后很快走向消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关。科学研究表明,距今约4500至4000年,闽江下游流域的气候正好由昙石山文化时期的温暖期进入到一个新的寒冷期。气候的寒冷严重抑制了牡蛎的生长,在对比黄瓜山文化时期与昙石山文化时期的牡蛎壳尺寸时,可以发现前者较之后者要小许多。失去了原材料的来源,贝器的消失就不难理解了。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雕刻器 下一页:骨锥
全部评论(0)
其他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