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镶嵌绿松石铜带钩战国湖南博物院
战国

器身偏薄,下有圆形扣,钩端细长,表面错金镶嵌绿松石,嵌错成云纹等纹饰。是腰带上的钩扣,又是装饰品。保存完整,制作精细,是研究战国时期金银镶嵌工艺的重要标本。

背景资料: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由于带钩结扎起来比绅带更便利,逐渐被普遍使用,取代了丝绦的地位。至战国以后,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

带钩大多用青铜制成,也有用金、银、铁、玉、石等制成的。目前考古发现的带钩大体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古代中国的带钩;一为流行于黑海北岸到西伯利亚的斯基泰-西伯利亚式带钩,前者流行于春秋时代至南北朝时,器形以钩钮连体为特征,微屈的长条形或琵琶形,一端曲首,钩身背面有圆钮。钩首大多做成各种动物形。钩身饰云纹、涡纹等。有的错金银,有的贴金,有的镶嵌绿松石。长短大小不一,大的长近半米,小的仅2厘米,一般10厘米左右。后者钩体饰动物纹,钩背有钮柱而无钮,钩首弯向钩背与钮柱同在一侧。带钩除了主要用于钩系束腰带以外,还用于佩剑,钩挂镜囊、印章、钱币等杂物及珍贵的玉石饰品。佩物钩多为男性所用,佩带钩则多为女性所用。

带钩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鞘、佩镜、佩印或佩其他装饰物品。南北朝以后,一种新型的腰带“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蹀躞”不用带钩,而用带扣,带钩的作用便随之消失。

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诗•曹风•鸬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笺:“谓素丝大带,有杂色饰者。”大带又名绅带,《礼记•玉藻》说绅带的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绅即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离)。女子的长腰带名绸缪,打成环状结易于解开的叫纽,打紧死结不好解开的叫缔。因在绅带上不好钩挂佩饰,所以又束革带。开初革带两头是用短丝绳和环系结,并不美观,只有贫贱的人才把革带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带束在里面,再在外面束绅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采用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钩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所以就把革带直接束在外面来了。古文献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的国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的故事。《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都说明革带已经露在外面。在这种情况下,革带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华丽,后来不但把带鞓(tīng音汀)漆上颜色,还镶嵌金玉装饰。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工艺制作除雕镂花纹外,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

考古发现证实,中国春秋中、晚期,在齐、燕、楚、秦等国的广阔地域内,带钩已开始出现。山东、河南、湖南、陕西、北京及辽宁等地春秋至战国早期墓中,都有铜带钩或金、玉带钩出土。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墓发现铜带钩64枚、金带钩2枚。北方游牧民族地区出土的带钩时代稍晚,证明带钩可能是中原华夏族发明的。战国秦汉时期,带钩广为流行,尤其是小带钩,品种繁多,制作大多精致轻巧,早期流行的大带钩已不多见。魏晋时期,带钩的使用急剧衰落,出土明显减少,南北朝以后铰具(即带扣)盛行,带钩逐渐消失。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带钩系北方鲜卑族所创制,物以地名,故名“鲜卑”,钩系于革带,则称“鲜卑郭落带”。中国史籍中的“鲜卑”、“犀比”、“犀毗”、“师比”、“胥纰”、“私纰”等都是指带钩而言。但近年研究证明,“郭落带”应是“钩落带”的异写,所指多为“铰饰革带”,即附有铰具的革带,与带钩的形制和用法均有区别。

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高贵,工艺精美,制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种类型:

第一种:体像螳螂之腹,钩短,龙首或鸟首形,下有圆柱,近于一端,柱顶圆形。
第二种:腹作方形,钩短作兽首形,下方有方柱,近于一端,柱顶较粗大。
第三种:身短钩长。
第四种:身长方形,钩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种:腹宽有一短钩,背有柱。
第六种: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
第七种:体作动物形。
第八种:体作琵琶形。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青铜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