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款画珐琅西洋人物图鼻烟壶清乾隆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

  乾隆款画珐琅西洋人物图鼻烟壶,清,高6厘米,口径1.5厘米。   鼻烟壶作扁壶形,附铜鎏金錾花盖,内连象牙勺。壶体两面均以卷叶纹开光。一面绘一西洋女子立于树下栏杆处,两只红色蝙蝠于眼前飞舞,寓有“福在眼前”,用西洋景致和人物表现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可谓别有新意。另一面亦绘一西洋女子坐于树下栏杆前,凝神远望,若有所思。开光外作黄地卷草及如意垂云纹等。椭圆形圈足内施白釉,中心署蓝色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珐琅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