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木嵌染牙木雕山水图宝座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
清中期

  清中期,高98厘米,长96厘米,宽69厘米。   宝座为三屏式,高度自靠背搭脑处向两侧扶手依次降低,靠背及两侧扶手的屏心为天青色漆地,在漆地上嵌饰鸂鶒木山水楼阁图,靠背中心的画面上,高山巍峻,白云环带,重檐楼阁,掩映其中,能工巧匠以斧凿为画笔,良木为宣纸,鸂鶒象牙为颜料,将一幅立体的山水图卷完美的展现出来。宝座靠背及两侧扶手的边框雕回纹拐子,座面为楠木座心,下有束腰,四条腿子直下,至足端形成内翻回纹足,足下踩托泥。宝座前还附有黄花梨脚踏一只。此套屏风宝座整体用材厚硕,上面嵌饰各种名贵材料,做工精细,凸现清宫家具的匠巧工心。在清宫流传下来的家具中,有很多镶嵌百宝的家具,其中以紫檀家具居多,而宫中的黄花梨家具采用镶嵌技法的相比紫檀要少,这套屏风宝座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制作,嵌饰鸂鶒木、象牙等名贵材料,不计工本,制作手法精致传神,算得上是乾隆时期的家具精品,原陈设于符望阁。符望阁坐落于宁寿宫花园最后一进院落,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照建福宫花园延春阁式样而建。平面呈方形的楼阁,内部三层,下层五间带围廊,中间设暗层,上层三间。分隔空间手段极尽复杂,被人称为“迷楼”。乾隆年间,每年腊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赏饭给王公大臣。符望阁也是宁寿宫花园中最高大的建筑,登临其上可一览紫禁城内外的秀色。嘉庆皇帝曾登临此阁,并有《咏符望阁》之诗咏。透过这套黄花梨嵌鸂鶒木木宝座屏风,我们可以想见瑞雪纷飞的隆冬腊月时节,清高宗弘历御临符望阁内、端坐在装饰华美的黄花梨嵌鸂鶒木宝座之上,赐饭群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君臣和睦、其乐融融的温熙场景。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1. 家具工艺术语。家具线脚起阳线而又在其正中做出凹面的称作“打洼”。两道并列称“双打洼”,一道的称“单打洼”。<BR>&nbsp;&nbsp;&nbsp;&nbsp;&nbsp; 2. 一种玉器制作的工艺手法,一般采用打磨减地方式做出凹沟似的造型。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家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