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前期
者『0040』钟,通高18.3厘米,宽10.5厘米,重1.6kg。
钟扁钮,桥形口,两面有乳丁36枚,隧、篆、舞、钮均饰蟠螭纹。
两面各铸有铭文共12行24字:
用爯
烈壮
光之
于聿
汝其
用兹
汝安
乃寿
惠『0120』
康乐
『0040』(音夷)之
不啻
铭文记在越王十九年,王对者『0040』的训诰之辞。
钟是打击乐器,盛行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组合器之一,其形式是从铙演化而来,因多为数钟、乃至数十钟同时组合使用,又称编钟。者『0040』钟、镈现存世13件,苏州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各藏有一件,其余10件皆藏日本。此钟传为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剑脊两旁称为“从”。青铜乐器,镈如大钟,与钟的区别主要在底口,镈的底口是平直的,钟的底口是桥形的。
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东10公里汉魏洛阳城遗址的东北隅。1928年因雨后地陷,此地暴露出地下埋藏的战国时期的东周王室墓葬群,计有8座大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包括青铜器、漆器、玉器、银器等。金村出土文物的时间跨度为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