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高32厘米,长89.5厘米,宽29厘米。 几面侧沿为劈料作,紧贴几面处再作劈料裹腿托带,下有裹腿罗锅枨加单矮佬枨子,中间加长方形圈口。面下四角另延伸出矩形角牙与腿相交,形成一腿三牙。四腿侧脚收分明显,腿面为芝麻梗式四劈料。 此几结构、做法均仿照竹藤制品,风格独特,为清代早期制作的明式家具精品。桌面四边垂直的部分称侧沿。木工术语,明清家具样式中的线型之一,指一根木料作成两道以上的圆棱,两道者称两劈料,三道者称三劈料,多者有六劈料。四棱形者又称“芝麻梗”。横向与纵向的木料在腿外交圈,高出腿足表面,形似缠裹腿部,是传统家具的一种做法。安装在面板边框下用以承托面心的构件称“托带”。古代家具中凡两端低中间高,形如罗锅的枨子皆可称为“罗锅枨”。矮柱的俗称,常和横枨组合使用。用于固定四腿的连接构件。竖材与横材相接的方框内安装4根牙条,形成完整的周圈装饰件,多出现在架格类家具上。横材与竖材相交的转角处装饰的花牙称角牙,横材在下称坐角牙,横材在上称倒挂牙子或“挂角牙”。每条腿上有三道牙子,称为“一腿三牙”。指家具腿足下端向外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