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故宫博物院

  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清初,长27.5厘米,宽27.5厘米,高28.4厘米。  箱方形,两侧有鎏金凤纹铜环,正面及顶为可抽插的门,内装大小抽屉五个。除箱底外,其余各面及抽屉的外立墙均为黑漆地,上用薄螺钿及金、银片嵌成庭院婴戏图,共有幼童100名,组成“百子图”。箱边及抽屉四边均用细壳沙组成边饰图案,画面上螺钿与金银光泽相互辉映,光彩夺目。其画之工,裁切之巧,嵌制之精,令人赞叹不已。  采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在一件漆器上贴嵌出多种纹饰的做法,《髹饰录》中称之曰“斒斓”。此法在清初发展到高峰,螺片剥离如纸,裁切精细,拼合巧妙,镶嵌也更加精细。这件精美的螺钿加金银片器物是此种工艺辉煌时期的杰作。指取材于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和裁制后镶嵌于木、漆器之上作为装饰。《髹饰录》中描述道:“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意即按照画面花纹的需要,采用不同色泽的螺片,裁切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镶嵌出各种画面,达到近似设色的效果。
 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即指将螺、贝、蚌等软体动物的体壳加工成薄片,刻划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镶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也作“螺甸”、“螺蜔”、“螺填”、“陷蚌”等。其起源甚早,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葬里都出土过镶嵌蚌泡的漆器,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螺钿工艺的滥觞,目前所见比较成熟的螺钿器物是出土于唐墓内的漆背螺钿铜镜和收藏在日本奈良正仓院的螺钿玳瑁八角盒、螺钿紫檀琵琶等。宋代的螺钿器物比较普遍,《髹饰录》所记的“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的薄螺钿(或称软螺钿)工艺,一般认为就是在此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主流位置,同时厚螺钿(或称硬螺钿)工艺也并未消失,在大型家具的装饰中还形成独特风格。元明时期,螺钿工艺所使用的贝壳品种更为丰富,加工更为精细,发展出加彩漆、描金、金箔、金银嵌错和加“沙”(即撒壳屑)等辅助手法,创造出五色斑斓的效果,正如《髹饰录》所言:“百般文图,点、扶、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至17世纪,螺钿工艺达到高峰,产生了江西吉安等主要产地,涌现出江千里、方信川等著名匠人。入清后,薄螺钿工艺进一步向轻巧细致发展,受嵌器物的材质也趋于多样,除漆、木外,玉石、象牙、金属等都有嵌螺钿装饰的实例。清中期以后,螺钿作为百宝嵌工艺中诸多镶嵌材料的一种,往往与宝石、玉翠、象牙等共同出现,单独的螺钿器反而少见了。清代螺钿工艺产地可能集中在扬州、广州等地,内廷造办处也能制作,名匠见诸记载的则有王国深、卢映之、卢葵生等人。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将贝壳裁切加工成纸一般的薄片,通常称薄螺钿,又名软螺钿。   贝壳磨制而成的细沙,粘着到漆器上作为装饰。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安徽新安平沙黄成所著。全书分乾、坤两集,共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条。《乾集》讲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及漆工的禁忌;《坤集》讲漆器分类及各个品种的形态。这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工具书,为古代漆器的定名和分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斒斓”与“斑斓”通,即灿烂华丽的意思。在一件漆器上贴嵌出多种纹饰的做法,称之为“斒斓”。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漆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