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石蹲龙纽“重华宫”印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

“重华宫”印,清乾隆,青金石质,蹲龙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厘米,长3.4厘米,通高5.8厘米,纽高2.6厘米。   重华宫原是明代乾西五所之中的第二所,乾隆帝为皇子时的居所,其十七岁成婚以后就一直居住于此,故继位后将其升格为宫,名重华宫。乾隆帝非常看重这处“勤圣学而谈王道”的龙兴之地,认为这里是他“少而居之,长而习之,四十余年之政皆由是而出之”的地方,故每年除夕、元旦,无不于此少坐,新正与诸臣茶宴联句,成为例典。该宫是乾隆帝极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内廷西六宫以北五座院落的统称。乾西五所始建于明初,与东路的乾东五所相对称,由东向西分别称为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为南北3进院,原为皇子所居。清代乾隆皇帝即位后,将乾西二所升为重华宫,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三所改为重华宫厨房,而后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宫及花园,从而彻底改变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规整格局。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指每岁正月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以饮茶为主的宴席。始于清乾隆年间,乾、嘉、道三朝共举行了六十余次。茶宴所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茶茗,而是以梅花瓣、佛手片、松籽仁烹制成的“三清茶”。但饮茶不过是茶宴的表面形式,实际内容是君臣赋诗联句,既联络君臣感情,又养生颐情。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