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萦姬盘 春秋后期故宫博物院
春秋后期

齐萦姬盘,春秋后期,通高15厘米,宽55.5厘米,重11.39kg。
盘侈口,浅腹,圈足外撇。双附耳起于腹部,耳之上边缘处各饰一对伏牺。盘外壁以一蟠螭纹为主体纹饰。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
齐萦姬之『0609』
作宝盘,其眉
寿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大意是记齐国萦姬的侄女(“『0609』”在古文献中指侄女)做宝盘,祈望万年长寿无疆,了孙后代宝用此盘祭享。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水器,多与匜、盉配合使用。其用法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宴飨前后行之,也称“沃盥之礼”。此盘形体颇大,也可作盛水之用。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战国时逐渐消失。 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其次勾鑃 .. 下一页:蟠虺纹鉴 ..
全部评论(0)
青铜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