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携琴访友图圆盒 明永乐故宫博物院
明永乐

  剔红携琴访友图圆盒,明永乐,高8厘米,口径25.5厘米。清宫旧藏。
  盒蔗段式,子母口。通体雕红漆花纹。盖面雕携琴访友图。盒立壁雕俯仰的菊花、茶花、栀子等花卉纹。
  明永乐朝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一般以三种不同的锦纹代表天、地、水三种空间,再在锦纹上雕刻人物景致。明代对水纹的处理与元代有所不同,元代雕漆中的水纹以弯曲流畅的线条表现,似波浪涌动,有流动性。永乐水纹以波折线条表现,没有流动的感觉,是完全图案化的纹饰。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P>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所制雕漆的典型器形之一。蔗段式盒主要特征为圆形、平顶、直壁、矮卧足或无足。器物口径大多在15-30cm,高在10cm以内,也有大于30cm以上者。清初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明永乐年制漆器……剔红盒有蔗段、蒸饼、河西、三撞、两撞等式。”与现存永乐漆器正相印证。</P>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br>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漆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