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故宫博物院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印面7.7×6.1厘米,通高11.4厘米。  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礼部造。乾隆十四年十月。乾字二千三百五十一号”。   此为清代官印。镶红旗满洲四甲喇参领下所设各佐领为开国初期编立,因而此参领亦应为开国初期所设立。此印为乾隆十四年(1749年)铸造。又写作“札兰”,为满语音译,汉译为“参领”,是八旗制度里的中层组织,其首领为甲喇额真。  武官名,清置,初满语名为甲喇额真,后改称甲喇章京,汉文名为参领,为八旗都统的属官,掌颁都统的政令以达于佐领,并审定各佐领应办的一切事务。明清印信之一。出现于明代初期。形为长方,阔边朱文。朱元璋在洪武年间为防止臣下私用印于空白证明,遂改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取“关防严密”之意,故名之“关防”。清代延用,八旗参领官及钦差、地方督、抚等官员使用,执掌者权重。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清代八旗制度中最基层的组织,其长官亦称佐领。佐领掌管其所辖旗人的户籍政令、军事戎行,秩正四品。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