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铸柄钮“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印面7.3×7.2厘米,通高8.9厘米。 印铜铸,柄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礼部造。永乐六年正月□日。义字八十一号”。 明代卫所有京卫和外卫之分。此印为外卫中的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官署印。秃都河卫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为永乐六年(1408年)设立,治所在今吉林省蛟河市东北屯河畔屯站。军事编制单位。五代时的后唐已有此编制,即营的组织。至宋代,指挥成为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军事编制单位。军队的屯戍和调动往往打乱军与厢的编制而以指挥为基本军事单位,额定兵员500人。宋代指挥的统兵官为指挥使与副指挥使。官署名。明代地方最高军事组织是省的都指挥司,其下是各卫的指挥使司。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明代军事机构,设于京师和全国各地,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约5,600人为一卫。明代共有卫547个,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明代军事组织。包括上直26卫、五军都督府所属33卫以及其余15卫,宿卫宫禁与拱卫京师。明代军事组织。分别统于都指挥司、行都指挥司或留守司,上属于五军都督府,驻防全国各地。印文内容为机构名称,与以往为具体职官的官印不同,虽同为行政主官掌管,但此印只作为颁行政令的官方凭证。主官任职则不再颁发印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