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兽钮“安陵君印” 故宫博物院

  青玉兽钮“安陵君印”,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55厘米。清宫旧藏。  此印青玉质地,兽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安陵君印”四字。印钮兽大头,巨口,盘卧,神态威慑。印材黄斑片片,与土沁不同,如变色飞云。  此为明代托名琢制之印。印文中的“安陵君”伪托战国封君玺印。战国时期封“安陵”君者有两人,一为楚国封君,名“坛”,《战国策·楚策一》记楚宣王时封,《说苑·权谋篇》记楚共王时封,作安陵缠;一为魏国封君,未名,封地仅五十里,《说苑·奉使篇》记作鄢陵君,《史记·魏世家》记作安陵氏。  今天,能见到的明末清初印章作品的印拓大大多于实物,清中期以后印章的实物遗存数量则很大。从文物收藏与欣赏的角度看,明代及清初的玉印精品实物即使并非凤毛麟角,亦属罕见之物,这批明代托名琢制之印还是仰仗了皇家的收藏之力。它们的琢制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具有明清特有的玉印风貌,纹章焕然,合以有关印文的历史知识,无论收藏还是鉴赏,都确是一种令人陶然的文化享受。清代乾隆朝检定的玉印中有一批明代琢制的玉印。这批玉印中的少量初录于罗王常编、顾从德校成的《辑古印谱》扩充本中,共计13件。罗王常所辑《秦汉印统》中增录至80余件。其中的战国封君名号印、楚汉之际的封王印、汉名臣姓名印、汉世以后的妇人封君印,都并非是名实相符的历史遗物。从这批托名玉印的内容看,战国封君者都是战国时期六国的能为之士,楚汉之际的封王皆是乱世枭雄,又有汉家开国勋臣,或为股肱屏障,而汉名臣如叔孙通、公孙弘、薄戎奴、卫青、苏武等人,或通儒典佐汉,或承皇恩袭爵,或以武功垂世,或为坚守气节,都是名标青史的人物,此外尚有称为秦朝传国玉玺在内。 对这批玉印,乾隆皇帝似意有所属,虽有御题,但终未深究,笼统称其为秦汉旧物,并授意诸臣检编,成《韫古含珍》与《珍罗芝检》。其中又有一批不排除是乾隆朝之前一段时期内的迎合之作,包括“皇帝寿昌”、“万寿无疆”、“既寿永昌”、“子孙世昌”等内容的大量吉祥语玉印。当时参与此事的词臣甚众,有梁师正、董邦达、于敏中、钱汝成、王际华、汪由敦、蒋溥、嵇璜、观保、裘日修、钱维城、张若澄等,众臣秉皇帝之意而行事,屡称这些“秦汉旧物”与《秦汉印统》相合等等,将鉴定依据推到前朝顾从德、罗王常诸人身上。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大国,经过不同的政治改革,普遍建立了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机构,封君制度也同时创立,郡县制为主,封君制为辅。战国封君的身份可归纳为三种:一是国君亲戚,二是宠臣,三是有功之臣,其中第三种最重要。封君有以下特点:有私田,在封邑内有租税权,但不是封邑土地的所有者,土地国有;封邑在边地,一般占地不大,多不世袭;封君有一定的用人权和少数卫队,但无权调动封邑内的军队;封邑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相”、“守”进行治理,封君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接受国君命令。战国诸封君的名望与实力大有不同,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号称“四大封君”,声名显赫,势力远超过一般官吏。秦汉之际,封君的内涵有了很大变化,除列侯食邑外,一是因子孙显贵而长辈受封典,二是妇人开始有封君之号。《通典·职官十六》“至秦汉,妇人始有封君之号”,引“蔡邕独断曰‘汉异姓妇人以恩泽封者曰君,比长公主’”,魏晋南北朝时多见,以封典名号加上食邑称“某某县君”、“某某郡君”,也常直接以封典名号称君。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