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鼻钮“信成君印” 故宫博物院

  黄玉鼻钮“信成君印”,明,印面1.9×1.9厘米,通高1.5厘米。清宫旧藏。  印黄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信成君印”四字。印台较高,小鼻钮,印材黄如覆尘,备显古雅。  此印为明代托名秦汉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信成君”本为楚汉之际的封君,名郦商。《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余,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岐。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项羽灭秦,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商爵信成君”。郦商随汉高祖征战,战功卓著。汉并天下后,他因病不再理事。及高后崩,大臣诛诸吕,是岁郦商卒,谥为景侯。玉材中最名贵的品种之一。其色泽由淡黄至深黄不尽相同。最名贵的黄玉色泽纯正,材料极其难得,特别是上好的新疆黄玉目前极为少见。清代黄玉作品中,玉质多属上乘,其黄色正而娇,莹润如脂,是玉中的佼佼者,其价值绝不亚于羊脂白玉。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大国,经过不同的政治改革,普遍建立了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机构,封君制度也同时创立,郡县制为主,封君制为辅。战国封君的身份可归纳为三种:一是国君亲戚,二是宠臣,三是有功之臣,其中第三种最重要。封君有以下特点:有私田,在封邑内有租税权,但不是封邑土地的所有者,土地国有;封邑在边地,一般占地不大,多不世袭;封君有一定的用人权和少数卫队,但无权调动封邑内的军队;封邑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相”、“守”进行治理,封君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接受国君命令。战国诸封君的名望与实力大有不同,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号称“四大封君”,声名显赫,势力远超过一般官吏。秦汉之际,封君的内涵有了很大变化,除列侯食邑外,一是因子孙显贵而长辈受封典,二是妇人开始有封君之号。《通典·职官十六》“至秦汉,妇人始有封君之号”,引“蔡邕独断曰‘汉异姓妇人以恩泽封者曰君,比长公主’”,魏晋南北朝时多见,以封典名号加上食邑称“某某县君”、“某某郡君”,也常直接以封典名号称君。武职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中尉、属国都尉、西域都护下各有千人官。”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秦末,项羽随叔父项梁起义。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派兵救援,项羽杀死观望不进的统帅宋义,自己率兵,破釜沉舟,渡漳水与秦军激战于巨鹿,秦军主力就此被摧毁殆尽。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后在楚汉战争中,被汉将韩信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他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而亡。 项羽的失败不仅没有减损其霸王的威名,反使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光彩的悲剧性英雄之一,而为后世所慨叹歌咏。《霸王别姬》就是传统戏曲中最著名的剧目之一。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