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虎首形玉璜新石器时代故宫博物院
新石器时代

长12厘米、高5.4厘米、最宽2.4厘米、厚0.5厘米。
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M8出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璜出土于墓坑南部正中,已完全鸡骨白化,表面有黄褐色土斑。两端雕琢为虎首形,以钻孔做为虎的眼睛,孔径仅0.15厘米。虎首侧面,以阴刻线雕琢,寥寥几笔就将虎鼻、嘴与颈部皱皮纹刻出。弯颈下有三爪,旁有弯折弧线及弧线,将头颈与身腹部区别出来,两面纹饰相同。此璜首虎形特征明显,神态逼真,显示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对自然界动物形象的准确把握。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80年代末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发现其遗址而得名,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至今已先后出土了几批重要的玉器,以实用器和装饰器为主,包括玉环等几十种器形。玉质以当地产的阳起石类矿物为主,具有软玉的特点。 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南一高岗台上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地。1985年在此发现玉、石器,1987年文物部门进行发掘,出土了多件陶、石、玉器。文化层分上下两层,热释光测定,下文化层陶片TK221,M4106,时间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玉勺 下一页:玉璜
全部评论(0)
玉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