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铜鼻钮“武遂大夫”鉨 战国故宫博物院
战国

  铜鼻钮“武遂大夫”鉨,战国·韩,印面1.3×1.3厘米,通高1.2厘米。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种省文,常为相通两字的连写。  “武遂”,战国时期韩国的地名,曾一度属秦国。《史记·秦本纪》载秦武王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又《史记·韩世家》中记襄王“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此鉨为战国时期韩国武遂邑的大夫官鉨。战国时期韩国之邑,位于今山西垣曲附近。《管子·度地》载:“故百里为家,里十为术(遂)。”所以武遂可能是较大的邑。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  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清内府将各朝帝王的《本纪》单独缮写成帙,列架陈设,有彰显和敬承之意。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