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鱼藻纹高足碗明;高10.4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4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高10.4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4厘米

这件珐琅器,撇口高足,配木制底座,碗内为白色地,饰以鱼藻纹,碗外为天蓝地,饰番莲纹。掐丝珐琅器,是在金属胎体上,用细铜丝铆焊成图案,加填各种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最后磨光成器。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在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日臻完善,成品多以蓝色为地,色泽晶莹,又被称为“景泰蓝”。

掐丝珐琅工艺是元朝时从阿拉伯地区传进的一种新工艺。这种工艺的流程是:先在金属胎器体上用细金属丝铆焊成图案,然后填入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后,磨光镀金而成。因存世的掐丝珐琅器多有“景泰年制”款,因此,历来有“景泰蓝”之称。“景泰”是明代第7位皇帝朱祁钰的年号。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他的哥哥、皇帝朱祁镇(年号正统,庙号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俘虏,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改元景泰。在他在位的7年时间里,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败,各类御用器的生产均陷入困境。而掐丝珐琅器的制作却以成本高、工艺难度大而著称。在衰世之际,为什么掐丝珐琅器能够独立获得发展呢?这一向是工艺史研究者感到困惑的问题。近年来,研究者对存世的“景泰年制”款珐琅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些“景泰年制”款珐琅器是时人利用早期遗存的珐琅旧器重新改制而成,也有部分是后世借用“景泰”的年号仿造改款的。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豹房勇士铜牌 下一页:郑和铸青铜钟
全部评论(0)
青铜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