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缠枝莲瓶 故宫博物院

青花缠枝莲瓶,清乾隆,捐献自孙瀛洲。

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处绘海水纹、如意云头纹,颈部绘蕉叶纹、回纹,肩部绘缠枝花卉纹、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仰莲纹,底足绘卷草纹。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赏瓶亦称“玉堂春瓶”,创烧于雍正朝,属清宫大运瓷品种,历年定烧。因其主题图案是青花缠枝莲纹,寓意“清正廉洁”,常被皇帝作为赏赐用瓷,以期臣子为官清廉,故又名“赏瓶”。此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造型挺拔秀美,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光亮,青花色泽鲜艳明快,纹饰布局层次分明,是乾隆朝“赏瓶”的标准器。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粉彩婴龙灯图瓶 .. 下一页:粉彩壁瓶 ..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