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弦纹带托三足灯 南朝故宫博物院
南朝

青釉弦纹带托三足灯,南朝,口径9.8厘米,底径15厘米,高9厘米。

灯由灯碗、盘形底座两部分组成。上部灯碗敞口,圆唇,直壁,内置矮柱形烛插口,底承三撇足,承柱中空,下粗上细。足下有敞口盘状托,托盘作宽沿,腹壁斜收,内底平坦。灯碗外壁中上部刻画两道弦纹。浅灰黄胎,胎质较粗,通体施青黄釉,釉层光亮,釉面有密集小开片,盘托外壁口沿流釉不到底,。

在六朝的灯盏中,南北朝的制品已不再采用三国两晋时期那种复杂的雕塑形式,而趋向简略实用,此器具有朴素实用的特点。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