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堆塑谷仓罐 西晋故宫博物院
西晋

青釉堆塑谷仓罐,西晋,高42厘米,腹围72厘米,底径15厘米。
谷仓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两层楼阁加堆塑装饰。上层中间立一楼阁,四角各立一阙,四面各有一跪俑;下层四角亦各有一阙,两面各有一牌坊,另两面各有两跪俑。下半部为一罐,腹部塑贴三组骑兽人和三组舞俑。通体施青釉。平底。
谷仓罐流行于三国(吴)、西晋时期,有陶、瓷制品,是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当时的随葬用品。其雕塑复杂,楼阁、飞禽、动物、乐舞杂技是其主要表现内容,着重表现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场面。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又称“魂瓶”、“堆塑瓶”,是三国、两晋时江南地区有代表性的随葬明器,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1976年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墓出土了一件青釉谷仓,其器之龟驮碑上刻“元康出始宁,用此『0103』,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可知六朝时,这种器物被称为“『0103』”(音灵)。《说文》云:“『0103』,瓦器也。”由于其形象与盛储五谷的粮仓有关,故江浙一带多称之为“谷仓”。

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面雕刻图案并题字。亦称“堆塑”、“堆贴”。印出或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器物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