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口穴收藏
			
				2021-03-26
				 14432 
			 
- 条口,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主治下肢痿痹、转筋、肩臂痛、脘腹疼痛。直刺1-1.5寸。
- 
			
    - 中文名
-   条口穴 
- 出    处
-  《针灸甲乙经》 
- 隶    属
-  足阳明胃经 
 
    - 功    能
-  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 主    治
-  下肢痿痹、转筋、肩臂痛、脘腹痛 
- 主要配伍
-  配承山穴治肩关节周围炎 
- 操    作
-  直刺1-1.5寸 
 
		
		
1条口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解剖: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2按摩条口穴的作用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理气和中。
主治:下肢痿痹,跗肿,转筋;肩臂痛。
操作:直刺1~1.5寸,可透承山。
3条口穴穴位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
4条口穴的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条口主之。”
2.《天星秘诀歌》:“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及冲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