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缘鳞盖蕨收藏
			
				2021-06-09
				 11075 
			 
- 边缘鳞盖蕨(学名:Microlepia marginata (Houtt.) C. Chr.)是姬蕨科、鳞盖蕨属植物。植株高约6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锈色长柔毛。叶远生;叶柄长20-30厘米,粗1.5-2毫米,深禾杆色;叶片长圆三角形,先端渐尖;羽片20-25对,基部对生,远离,上部互生。侧脉明显,在裂片上为羽状,2-3对。孢子囊群圆形,每小裂片上1-6个,向边缘着生;囊群盖杯形,长宽几相等,上边截形,棕色,坚实,多少被短硬毛,距叶缘较远。
- 
			 
    - 中文名
- 边缘鳞盖蕨 
- 拉丁学名
- Microlepia marginata (Houtt.) C. Chr. 
- 别    名
- 边缘鳞蕨 
- 界
- 植物界 
- 门
- 蕨类植物门
- 亚    门
- 真蕨亚门
 
    - 纲
- 蕨纲
- 亚    纲
- 薄囊蕨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姬蕨科
- 属
- 鳞盖蕨属
- 种
- 边缘鳞盖蕨 
- 命名者及年代
- (Houtt.) C. Chr.,1905 
 
		
		
1边缘鳞盖蕨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入药部位: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
形态特征: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有纵沟,几光滑,叶片矩圆三角形,长达55cm,宽13-25cm,一至二回羽裂,纸质,绿色,叶两面有短硬毛;羽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上侧稍呈耳状凸起,下侧楔形,边缘近羽裂,裂片三角形,急尖或钝尖,侧脉在裂片上羽状;孢子囊群每小裂片有1-6个,囊群盖浅杯形,棕色,有短硬毛。气微,味淡。
2边缘鳞盖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适量捣敷。
炮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3边缘鳞盖蕨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活络。
主治:主痈疮疖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