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百科 > 千金方
《小肠腑方》 - 小肠腑脉论第一收藏
2022-07-19 811

  (论一首)

论曰∶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二斤十四两,长二丈四尺,广二寸四分(《难经》、《甲乙》云∶长二丈二尺,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也。)后附脊,左回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傅脐上,回运环反十六曲,常留水谷二斗四升,其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谷,应主二十四气也。(《难经》云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甲乙》云∶受三斗三合,合之大半。)唇浓,人中长,以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复耳前热。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滑者(《脉经》作陷,《甲乙》亦同),此其候也。

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动肝肺,散于盲,结于脐,故取之盲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与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纹中入一分。

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热痹,小肠内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治阳,手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

小肠有寒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必痔。

小肠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

小肠胀者,小腹 胀,引腹痛。

心前受病移于小肠,心咳不已,则气与咳俱出。

厥气客于小肠,梦聚邑街衢。

心应皮,皮浓者脉浓,脉浓小肠浓。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波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扁鹊云∶手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所以表清里浊,清实浊虚,故食下肠实而胃虚,故腑实而不满,实则伤热,热则口张,口为之生疮。虚则伤寒,寒则便泄脓血,或发里水,其根在小肠,先从腹起,(方见治水篇中。

小肠绝不治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

手太阳之脉,是动则咽肿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颔肿,项肩 肘臂外后廉痛。(经脉支别已见心脏门中。

上一篇:小肠虚实第二 目录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消风汤05-10
2清经散05-10
3清血养阴汤05-10
4胶艾汤02-13
5乌梅丸02-13
6健脾丸02-13
7阳和汤02-12
8黑逍遥散02-12
9越婢汤02-12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