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百科 > 千金方
《胃腑方》 - 反胃第四收藏
2022-07-19 687

(脉二首 方十三首 灸法三首)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为胃反。趺阳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治胃虚反食下喉便吐方∶

人参(一两) 泽泻 甘草 桂心(各二两) 橘皮 干姜(各三两) 茯苓(四两) 竹茹(五两)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黄。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人参 桂心 泽泻(各二两) 茯苓(四两) 橘皮 甘草 黄 (各三两) 大黄(一两半)生姜(八两) 半夏(一升) 麦冬(三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羸人六合。已利去大黄。

  治反胃而渴方∶

茯苓 泽泻 半夏(各四两) 桂心 甘草(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姜四两。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讫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橘皮(三两) 甘草 浓朴 茯苓 桂心 细辛 杏仁 竹皮(各二两) 槟榔(十枚)

前胡(八两) 人参(一两)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方有甘皮二两。

又方 橘皮(三两) 人参 白术(各二两) 桂心(一两) 川椒(一百二十枚) 薤白(一握?

上六味 咀,以水二升渍一宿,纳羊肚中缝合,以三升水煮,水尽出之,决破去滓,分三服。

又反胃大验方∶

前胡 生姜(各四两) 橘皮(三两) 阿胶(一两) 大麻仁(五合) 桂心(三寸)甘草(五寸) 吴茱萸(四合) 大枣(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三服。

华佗治胃反为病,朝食暮吐,心下坚如杯升,往来寒热,吐逆不下食,此为关上寒所作,将成肺痿,治之之方∶

真珠 丹砂 雄黄(各三两) 朴硝(五两) 干姜(十累)

上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若小烦者,饮水自解,然无所忌。神良无比。(一方用桂心一两。

  治胃反食即吐方∶

捣粟米作面,水和作丸楮子大七枚,烂煮,纳醋中,细细吞之,即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大半夏汤
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方。

半夏(三升) 白术 白蜜(各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上五味 咀,用水五升,和蜜扬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方∶

芦根 茅根(各二两,切细)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

  又方 饮白马尿即止。

又方 烧鸡 灰,酒服。男雄女雌。

  又方 淘小芥子曝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灸法
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度。

又脐上一寸,灸二十壮。

又灸内踝下三趾稍斜向前有穴三壮(《外台秘要》云∶三趾作一趾也)。

  治醋咽方∶

曲末(一斤) 地黄(三斤)

上二味合捣日干,酒服三方寸匕,日三。

治噫醋咽方∶

吴茱萸(半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先食服一升,日再。

治中散
食后吐酸水方。

干姜 食茱萸(各二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胃冷服之验。

上一篇:呕吐哕逆第五 目录 下一篇:喉咙论第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消风汤05-10
2清经散05-10
3清血养阴汤05-10
4胶艾汤02-13
5乌梅丸02-13
6健脾丸02-13
7阳和汤02-12
8黑逍遥散02-12
9越婢汤02-12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