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郑燮73岁行书《苏轼答言上人》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清郑燮行书苏轼答言上人中堂轴,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雪霁清境。发於梦想。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邨酒醉後。曳杖放脚。忘路之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陵旧游未易议优劣也。乾隆乙酉七十三老人郑板桥书。 清郑燮行书苏轼尺牍记事二则中堂轴,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与姜唐佐秀才尺牍)今日霁色。尤可喜。食已。当取靝庆观乳泉泼建溪之精者。念非公莫与共之。然早来市无肉。当相与啖菜饭耳。不嫌。可只今相过。(东坡志林)昔人以海苔为纸。而今无有。今人以茧为帋。亦古所无有也。乾隆乙酉板桥郑燮。..
清代郑燮书帖印谱《板桥集》
清代郑燮《板桥集》:板桥书帖+板桥印谱 ,15丁;19cm。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山本有所1881年版。 伪帖仅供学习参考!
郑燮行书诗轴《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郑燮行书诗轴《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266×99.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板桥郑燮。
郑燮57岁行书与宾谷、于九论文卷
清代郑燮行书与宾谷、于九论文卷,上海博物馆藏。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工兰竹,擅书法,自创“六分半书”。此卷书于乾隆十三年(1748),时年五十七岁。
郑燮行书诗轴《上老师晏一斋夫子四首》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清,郑燮行书诗轴,纵136.5厘米,横7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作品是板桥为其四叔父录写的自作诗,创作时间是乾隆六年(1741),郑燮时年49岁。书法自然清新,是板桥中年小字行书的佳作。 释文:虎瞰山高覆彩云,凤皇池小曲流纹。才充上苑千林秀,气压西江九派分。舟下牂牁飘远旆,车临铜鼓拂南熏。武侯千载征蛮后,直待先生展大文。公江西新喻人,由解元翰林视学贵州。归朝重列九卿班,检点彤仪肃佩环。虎旅千人排象阙,鹓行九品拜龙颜。再持文柄心逾下,屡沐殊恩气转闲。惭愧无才经拂拭,也随桃李谒高山。星轺渺渺下南邦,万卷图书束晓装。六代烟花迎节钺,一..
清代郑燮行书稿卷《板桥自叙》
清代郑燮行书自叙稿卷,故宫博物院藏。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乾隆己巳(1749年)郑燮57岁书 板桥又记时年已五十八矣
郑燮书法刻本《郑板桥书润格》
郑燮书法刻本《郑板桥书润格》 大幅六两 中幅四两 小幅二两 条幅对联一两 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 总不如白银为妙 公之所送 未必弟之所好也 送现银则中 心喜乐 书画皆佳 礼物既属纠缠 赊欠尤为赖帐年老 神倦 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画竹多于买竹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 只当秋风过耳边 乾隆己卯 拙公和上属书谢客 板桥郑燮
郑燮行书欣赏《郑板桥书田游岩碑》
郑燮行书欣赏《郑板桥书田游岩碑》,碑文是郑板桥摘录《新唐书田游岩传》中句,略有改动。郑板桥素敬仰田游岩其人,曾屡次书之抒发情怀。此碑是板桥在潍县做官时所写。 田游岩生卒年不详,唐代隐士。三原(今陕西)人,唐高宗时补太学生。 郑燮书曰:田游岩,补太学生,归罢。入太白山,栖迟林,壑间。自蜀历荆楚,爱夷陵青溪,止卢其侧。召赴京师,及汝不进。入箕山至其门。游岩野服出拜,帝曰:“先生比佳的否?”对曰:“臣所谓泉石膏盲,烟霞痼疾者也。”
陈振濂书郑板桥兰竹诗十四首附跋
陈振濂书郑板桥兰竹诗十四首附跋陈振濂1956年生于上海,号颐斋,浙江鄞县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
郑板桥横幅书法作品欣赏
郑板桥横幅书法作品欣赏郑板桥书法难得糊涂郑板桥书法吃亏是福清.郑燮草书《司空曙七绝》,65X100.8cm,南京博物院藏。释文: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书为慧鉴禅师 板桥郑燮 扬州二月花时也,板桥居士晨起,由傍花村过虹桥,直抵雷塘,问玉勾斜遗迹,去城盖十里许矣。树木丛茂,居民渐少,遥望文杏一株,在转墙竹树之间。叩门径入,徘徊花下,有一老媪,捧茶一瓯,延茅亭小坐。其壁间所贴,即板桥词也。郑燮书法《东坡烟江叠嶂诗卷》纸本,纵23.5厘米,横82厘米,常州博物馆藏。郑燮行书《金农诗横幅》纸本,天津艺术博物馆藏。释文:鬼门关话旧,望乡台赏月,血湖池观莲,奈何桥待渡,剥衣庭纳凉,滑油山踏青,恶狗村访友,孟婆荘小饮。夜薹八景,金司农拟,板桥郑燮书。郑燮行书页纸本,1745年,纵24.5厘米,横28厘米,镇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