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汪士慎隶书七言联
纸本隶书七言联。该作品取法汉隶又以篆势入笔端秀温婉结体方正运笔洒脱别具特色。上联“竹宜着雨松宜雪”上钤朱文“巢林”一圆印下联“花可参禅酒可仙”。款署“巢林士慎书”钤朱文“汪士慎”、“近人”二方印。下联左下角有“无所住斋”一方印右下角有“李一氓”收藏印。
清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纸本隶书五言联“名香凝百福清望在三台。”该书法个性鲜明融合了篆隶用笔点画平直均匀字体方严整肃。布白宽博笔力扎实力透纸背为伊秉绶的杰出作品之一。“海槎大兄大人”上款款署“汀州弟伊秉绶”下钤“墨卿”、“伊秉绶印”两印。另有“余光弼字啸风”“大邑杨开松字茂如印”“宴坐”等印。
清傅山隶书屏
绫本隶书共计四幅每幅写隶书四行第一幅为三行为七律四首长安雪后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成行引上公。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从风。[唐]皇甫曾《早朝日寄所知》匡庐旧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生。白发数茎归未得青山一望许还成。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唐] 陶岘《西塞山下回舟作》最后一幅款署“太原傅山书于虹巢”下钤白文“傅山之印”一方印。另左下角还钤有白文印“大邑杨开松字茂如印”、朱文印“唐鸿昌印”、“唐少坡收藏印”等收藏印三方。..
书之大者--杨守敬书法艺术展
2月26日,由湖北省博物馆与武汉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书之大者——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在武汉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杨守敬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40件,及吴昌硕、张之洞、张裕钊等杨守敬友人的作品5件。 杨守敬(1839—1915),出生在湖北宜都,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杨守敬是清末民初非常重要的一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和金石学家。1880年至1884年,杨守敬东渡日本,他随身携带的一万多件中国历代碑拓,为日本书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扭转了日本书界单一的帖学格局,开创了一个以“北碑”为主流的古朴雄浑的新时代。杨守敬在日本只待了短短四年,但是他的影响极其深远,被日本书法界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5位与杨守敬有过密切交往的友人作品 梁鼎芬行书团扇 杨寿昌行书对联 张之洞楷书对联 张裕钊行楷书七言联 吴昌硕篆书八言联..
杨守敬集邻苏园法帖第一二卷合辑高清大图
杨守敬集邻苏园法帖第一二卷合辑高清大图,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 鄰蘇園法帖 : 8卷 / 楊守敬集. [China, 光绪18年[1892]] 初拓本, 經摺裝, 墨紙尺寸: 30.4 x 17.6 cm.
清代杨守敬行书题跋欣赏
杨守敬(1839-1915)近代大藏书家,金石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的书法、书论驰名中外,被誉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杨守敬题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杨守敬题吴镇草书心经,故宫博物院藏。 光绪丁未三月杨守敬
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杨守敬书法作品选刊
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杨守敬书法作品选刊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号邻苏,别署晦堂,室名三不惑斋、悔明轩、飞青阁、望古堂、观海堂。湖北宜都人。同治举人,主讲于湖北两湖书院及勤成书院,为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和近代大藏书家。精金石,家中碑刻收藏甚富。杨守敬的书法、书论驰名中外,于楷、行、隶、篆、草诸书俱长,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多部书论专著。1880-1884年充驻日钦使随员,杨守敬以精湛的汉字书法震惊东瀛,折服了许多书道名家,将中国书坛尚碑的风气传到日本,对日本近代书坛影响巨大,给日本幕府末期颓靡的书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波,在日本期间,他还应邀讲学、交流书艺,且收录弟子,在当时的日本书道界括起了一股“崇杨风”,其影响至今犹存。被誉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近代名家杨守敬书法对联专辑
近代名家杨守敬书法对联专辑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1862)举人,主讲于湖北两湖书院及勤成书院,为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和近代大藏书家。杨守敬的书法、书论驰名中外,于楷、行、隶、篆、草诸书俱长,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多部书论专著。 声明:以上资料转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手札墨迹五通
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手札墨迹五通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精于地理、目录、文字、金石之学,又是著名的书法家、书论家、收藏家。以上三通行书尺牍,是杨守敬的代表性书体。通篇用笔老辣生涩、豪迈遒劲,气息浑厚古朴、淋漓恣肆,明显地反映出其长期浸淫汉魏六朝碑版的成果。笔笔实又笔笔虚,笔笔厚又笔笔奇,通篇又是随心所欲,一气呵成,系晚年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杨守敬仁轩书札》释文:仁轩大兄足下:得书,问刘裕伐南燕,先过大岘,后至东莞。而东莞在大岘之南,於形势不合,此《通鉴》之误。《宋书·武帝记》但言进军琅邪及梁父、莒城二戌,莒城即在东莞之东南,而后言公既入岘,初无先入岘而后至东莞之文。《晋书》载纪则明言:其夏王师次东莞,超遣其左军段晖、辅国贺赖卢等六将,步骑五万进据临朐,俄而王师度岘云云。是刘裕先过东..
杨守敬集邻苏园法帖欣赏第七八卷合辑
杨守敬集邻苏园法帖欣赏第七、八卷合辑大图,光绪18年(1892)初拓本,墨紙尺寸:30.4 x 17.6厘米,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