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交龙纽“十全老人之宝”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

  “十全老人之宝”,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8厘米见方,通高15.3厘米,纽高5.4厘米。  宝四周阴刻填金乾隆帝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十全”,指乾隆帝在位期间十次远征边疆的重大胜利。“十全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两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但到后来乾隆帝命刻此“十全老人之宝”时,却赋予了“十全”更多的内容。他在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中讲到宝玺的制作及其原由:“十全记既成,因选和田玉镌‘十全老人之宝’并为说曰:十全本以纪武功,而‘十全老人之宝’则不啻此也。何言之?武功不过为君之一事,幸赖天佑,劼劬蕆局,未加一赋而赋乃蠲四;弗劳一民而民收无万。祗或免穷黩之讥耳。若夫老人之十全,则尚未全也。盖人君之职,岂止武功一事哉?朱子曰:一日立乎其位,则一日业乎其官,一日不得乎其官,则一日不敢立乎其位。官者何?职之谓也。君子职不能尽言,况敢云尽其职乎?未尽其职,则‘十全老人之宝’,不亦涉自欺与夸而增惭愧乎?然老人之十全,实更有奢望,不敢必以敬持天佑者。十全之武功,诚叨天佑矣。则十全之尽君职,或亦可以希天佑乎?夫适百里者半九十里,予今三年归政之全人,不啻半九十,而且如三十年之久矣。是以逮七十而系‘犹日孜孜’以为箴,至八十而系‘自强不息’以为勉,则此可必可不必。三年中敢不益励宵衣旰食之勤,益切敬天爱民之念,虔俟昊贶,或允臻十全之境,祖三年诚如三十年之远。幸何如之,企何如之,惕何如之。”可知乾隆帝制此宝,不仅是要显扬其十全武功,而且是要时时勉励自己尽君之全职,以实现其“千古全人”之夙愿。可以这样说,此玺既是乾隆帝的纪功之物,也是他的自励之玺。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十全纪》既成,因选和阗玉镌“十全老人之宝”,并为说。曰“十全”,本以纪武功,而“十全老人之宝”则不啻此也。何言之?武功不过为君之一事,幸赖天佑,劼劬蒇局。未加一赋,而赋乃蠲四,弗劳一民,而民收无万(今收伊犁及回疆户口岂止数千万),只或免穷黩之讥耳。若夫老人之十全,则尚未全也。 盖君人之职,岂止武功一事哉。朱子曰:一日立乎其位,则一日业乎其官,一日不得乎其官,则一日不敢立乎其位。官者,何职之谓也。君之职,不能尽言,况敢云尽其职乎。未尽其职,则“十全老人之宝”不亦涉自欺与夸而增惭愧乎! 然老人之十全,实更有奢望,不敢必以敬待天佑者。十全之武功,诚叨天佑矣。则十全之尽君职,或亦可以希天佑乎。夫适百里者,半九十里。予今三年归政之全人,不啻半九十,而且如三十年之久矣。是以逮七十,而系犹日孜孜以为箴。至八十,而系自强不息以为勉。则此可必不可必,三年中,敢不益励宵衣旰食之勤,益切敬天爱民之念,虔俟昊贶,或允臻十全之境,视三年诚如三十年之远。幸何如之!企何如之!惕何如之!是为说。  土司名。唐代即置金川州,辖境约当今四川大小金川地区。明封哈伊拉木为金川寺演化禅师,世领其地。清康熙五年(1666年)授嘉纳巴演化禅师印。其庶孙莎罗奔因将兵从岳钟祺作战有功,雍正元年(1723年)为金川安抚司,即金川土司。莎罗奔自号大金川,而以旧土司泽旺为小土司,于是有大小金川之称。  唐调露元年(679年)改交州(今越南河内市附近一带)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简称安南府、安南,“安南”之名始此。五代晋时独立,建国号为大瞿越,或大越。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八年(975年)又封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改封安南国王,此后遂正式称其国为安南。明永乐五年(1407年),成为明朝一省,于其地置交趾布政司。宣德二年(1427年)独立,仍称安南。自宋迄元、明、清各朝均接受册封。其南部疆域不断扩张,早在11世纪即蚕食南部邻国占领领土。15世纪以后逐渐占有占城国全部和真腊国(今柬埔寨)一部分,拓地至暹罗湾(泰国湾的旧称)。清嘉庆八年(1803年)改国号为越南,光绪十年(1884年)沦为法国保护国,分其国为东京(北圻)、安南(中圻)、交趾支那(南圻)三部分,但直到1949年前,我国民间仍沿称其地为安南。即乾隆年间十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乾隆皇帝自称为“十全武功”,并由此自号“十全老人”。这十次军事行动是: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大金川之役,二十年平定准噶尔达瓦齐之役,二十年至二十二年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役,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三十年至三十四年征缅之役,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大小金川之役,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安南之役,五十五年、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两次抗击廓尔喀(即今尼泊尔)。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