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山水人物“万国咸宁”印 清雍正故宫博物院
清雍正

  “万国咸宁”玺,清雍正,寿山石质,随形雕山水人物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3厘米见方,通高7厘米。   “万国咸宁”语出《周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又出《尚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洲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盖言万民当有君主,立百官,以明统绪,以分尊卑,则天下安宁,万民安生。康熙帝时将“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镌于乾清宫御座后的屏风之上,雍正帝则更将“万国咸宁”入玺,皆有“综括治道无遗,而为君者必如是,然后可谓尽君道”之意。乾隆帝申论:“人莫不衣食也,足之则宁。民犹水也,澄之则清。使菽栗布帛如水火,亦其难矣。岂可虚诩升平乎?”则“万国咸宁”并非虚诩升平,而有为君自警深意于其中。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  《周易》即《易经》,是迄今最古老的占卜书,其内容对上古社会有所反映,记载了古人的一些思想意识。<BR>    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br>考察古代,研习古事。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