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后期
小臣『0011』方鼎, 高29.6厘米,口径22.5×17厘米,重6.18kg。
方唇,二直耳,长方形腹,四柱足。颈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饰,腹饰大兽面纹,每面两侧下部均饰一倒夔纹。
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
王赐小臣『0011』(音午)渪
积五年,『0011』用
作享太子乙家
祀尊。『0012』父乙。
大意是:商王赏赐其近臣『0011』渪地五年的积贮。『0011』因此作了这件鼎,置于家庙,用来祭享死去的父亲太子乙。
这件铜器铭文中的小臣『0011』、太子乙与王族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铭文说明小臣『0011』和太子乙是父子关系,他们的族名是『0012』。如果太子乙可以理解为王太子的话,则说明『0012』即商王族的名号。享,是一种祭祀名称,指供奉食品给死去的父祖。在殷及西周早期是一较高的官职,此官名后常随以私名。西周中期后此官职地位下降。
作器者的名字。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指代贵族。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青铜器上的典型纹饰。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几何图纹,圆形为云纹,方形为雷纹。在后代的其他工艺品装饰中也有使用。
由近似“丁”字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此种纹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地名。
1.盛酒器。作为随葬礼器往往与卣或方彝相配,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2.陶瓷器品种之一。一般指形体高大的大口器。但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明显为瓶或罐的器物为尊,一是其用来盛酒,而尊的本意就是盛酒器;二是以尊称谓更显文雅。
家族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