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都赛”戏曲雕砖宋;纵28.4厘米,横9.3厘米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
宋;纵28.4厘米,横9.3厘米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

此件模印一女性戏装全身像。人物侧身站立,头上插花,身穿圆领长袍,腰系帕带,足蹬高筒靴,后腰插一团扇。人物双手抱拱作揖状,面部表情刻画传神。砖雕的右上方刻有“丁都赛”三字。
        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丁都赛是北宋徽宗政和、宣和(公元1111年—1125年)年间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享有盛名的杂剧艺人,平时在瓦舍中演出。每逢元宵节,皇城正门前搭建露台演戏,丁都赛等民间艺人都要登台献艺,人们又称他们为“露台弟子”。
        宋代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盛,市民阶层对于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东京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宋杂剧就是在继承前代歌舞戏、参军戏、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发展而产生的戏曲形式。其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主要是带有滑稽性质的短剧,不仅为普通百姓喜闻乐道,还得到了上层统治阶级的欢迎。
        北宋杂剧每场戏出演演员四至六人,各扮演不同的角色。雕砖上丁都赛时尚的戏装形象,说明宋杂剧在北宋晚期已具备了艺术形象的定型化,呈现出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并为后世戏曲艺术表演动作的程式化和化妆艺术的脸谱化打下了基础。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石雕龙纹随形砚 下一页:妇女斫鲙雕砖
全部评论(0)
石刻砖瓦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