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岁朝婴戏果盘 清同治故宫博物院
清同治

粉彩岁朝婴戏果盘,清同治,高10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35厘米。

此盘为同治皇帝大婚用瓷。大盘内壁画有一百个童子,他们或燃放鞭炮,或吹唢呐、吹笛子、打鼓,或拉象车、耍龙灯、跑旱船等。将“吉庆有余”、“太平有象”、“五福献寿”、“五子夺魁”、“冠带流传”、“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吉祥主题鲜明地反映出来,无处不渲染着喜庆气氛。盘外壁以黄釉为地,在一轮红日两侧绘一龙一凤,在龙凤头尾之间各有一红色“囍”字。在同治大婚礼用器中,除釉色和图案寓意喜庆吉祥外,底部的款识也具有喜庆色彩,如“燕喜同和”、“吉祥如意”等。它们多用红彩书写,与釉面相互呼应,共同衬托出祥和喜庆的主题。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形象。常作象背托宝瓶,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独角、鹿身、牛尾、通身披鱼鳞,是吉祥的象征。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陶瓷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