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陶尊符号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及江淮流域的许多文化遗址都发现有大量的象形类刻画符号。其中,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陶尊分别出自陵阳河、大朱家村、杭头及诸城前寨等遗址,另外在安徽蒙城尉迟寺等遗址也发现有相同或相似的刻画符号。刻画符号陶尊多竖立于墓主人的脚端,刻画符号朝向墓主人,部分符号还有涂朱痕迹。这些刻画符号目前已发现30余个,可分为8类,其象形元素主要包括日、月、山、树、钺、锛、王冠等。由于这些刻画符号一般只是单独出现,无法体现刻画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与文字的关系尚待讨论,多数古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至少可以被视作为文字的萌芽。新石器时代晚期 大汶口文化 黑陶尊 山东省莒县出土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黑陶尊符号上图是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黑陶尊(下图为其局部)。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合体图画会意字,表示日、月、山。也有人认为这是“炅”(热),太阳..
陶寺遗址文字
龙山晚期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朱书陶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1984年春季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居住址第Ⅲ发掘区的一个编号为H3403灰坑中出土,考古学年代属于陶寺文化晚期(约当公元前2200年—2000年),即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今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书扁壶位残器,存留口沿及部分腹片,泥质灰陶,侈口,斜颈.腹部一面鼓凸一面略平,器表饰细篮纹,口长径20.8、短颈9.2、腹最宽24.8、残高27.4厘米.扁壶鼓凸一面毛笔朱书“文”字.略平面朱书“尧|”( 释“昜”字)。沿扁壶断茬边缘涂朱一周,或有特殊意涵,知当时作书时,陶扁壶己残。陶寺城址位於临汾市西南22公里处,临汾古称平阳,史传尧都平阳,扁壶朱书陶文的发现,為陶寺城址的性质归属及尧都平阳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佐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健民) 龙山晚期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朱书陶文 中..
小双桥朱书陶文
商朝中期 河南郑州小双桥朱书陶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95-1999年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中心祭祀区山土。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种”测年资料,郑州小双桥遗址的绝对相当于公元前1435年—公元前1412年,距今3400多年。今藏郑州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这些陶器表面书写的“朱书陶文”,约有8个字。书写用的工具是毛笔,颜料为红色的朱砂。这些文字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朱书文字一脉相承。这是目前发现的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资料参考】《中国法书全集》-1-先秦秦汉(文物出版社)
安阳玉璋石磐朱书陶文
商代小双桥遗址出现的用朱砂在随葬陶器腹部书写的一种镇墓文。由于朱砂是红色的物质,与人体血液的颜色相同,所以又叫朱书陶文。这类镇墓文(即朱书陶文)被认为具有驱鬼避邪、护卫死者的功效。朱书陶文特指商代小双桥遗址出现的用朱砂在随葬陶器腹部书写的一种仿照地上文书格式的镇墓文。朱书陶文的文体和内容一般比较固定,行文规律是竖行自右而左书写,起首注明年号、月日、干支,然后书写死者乡里及姓名,再书写慰藉性语言及供死者冥用的物品等,其后是为死者祈福、解醉除病,约束亡灵等文字。最后还效仿汉代官方上对下的指令性公文的格式以“急急如律令”、“如律令”等字句结束。其字数多少不确定,多者上百,少者数字。大多数朱书陶文都是书写在陶瓶之上,也可见少量书写在陶罐、陶盆、陶壶等器物之上。此类镇墓陶瓶一般放在墓室的地面或砖台上,但也有置于棺内的现象。..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点击放大)山西博物院藏侯马盟书(点击放大)山西博物院藏1965-1966年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在40多个祭祀坑内出土玉、石质盟书5000余件片,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文字可辨识者有656件,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内容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五大类。对于主盟人和盟誓时间存在不同说法,多数学者认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均有重大意义。盟书笔锋清丽,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侯马盟书是盟誓的记录,为流行于社会上层的日常手写体草篆。盟书字体的潦草简率,一望即知,这不是我们要..
温县盟书
春秋晚期 河南温县盟书春秋晚期 河南温县盟书 1980年3月至1982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温县城北古州县州城东北角护城河外的盟誓台发现土坑(坎)124个,有16坑出土书写盟辞的石片,共发掘出了万余片盟书,由于数量太多,所以只发表了一号坎的材料。1 号坎(坑)出土盟书4588片,包括科学发掘获得的2703片,已被扰动而仍在原地的1395片,自村民手中征集的 490片。一号坎(坑)石圭大致可分为短体弧腰、长体直腰和等腰三角形三种类型。标本中最长的长27.1厘米,底残宽3.2 厘米;最短的长9.6厘米,底宽3.7厘米。这些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辞的文书。多在圭形石片上用毛笔黑墨写成。1号坎(坑)盟书的誓辞内容是: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将受到晋国先公在天之灵最严厉的惩罚,夷灭氏族,绝子绝孙。经考证这是韩宣子的儿子韩不信主持的卿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