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考父簋】西周晚期,通高15厘米,口径18.5厘米,腹径25.6厘米,底径22厘米,重3.5千克,西安市大白杨废品回收库征集。
弇口鼓腹,最大径在腹的中部,兽耳衔环双耳,环作钮丝各套一钮丝状圆环,圈足下承三兽面扁足,盖佚。腹部铸呈横沟纹,口沿下和圈足上各饰一周窃曲纹。器底有双线十字界格,四隅有呈90度向心的平行曲尺状细线。器的内底有3行14字铭文:“白(伯)考父乍(作)宝簋,其万年子孙永宝用。”此簋口沿下和圈足上窃曲纹的形态不同。口沿下的为二方连续式分解形窃曲纹,每个单元分左右分离的两部分右半部中间有一目纹;圈足上的为两轴对称状分布的“L”形窃曲纹,双L形一正一侧相围合,中间置目纹,构成一单元。
这两种窃曲纹均仅见于西周晚期。从造型来看,该簋与夷厉时的仲殷父簋、王臣簋、公臣簋、伯宾父簋大致相同。故此推测,此簋年代上限为夷王时,下限为厉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