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衡,(1905年―1981年)原名刘位钧,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山东滕县(今滕州市)城关杏花村人。出身于佃农家庭,21岁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右派残酷迫害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二师学生共产党员王泽新、刘德荣、张化恪、张育东等被捕。全校师生群情愤慨,他被公推为代表,到兖州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说理斗争,迫使释放被捕学生。在斗争中,他以机智无畏受到师生的推崇和信任,被选为二师学生会学术部长。不久,又改任学生会主席。
1929年6月,子衡组织学生上演话剧《子见南子》,引起轰动全国的“子见南子案”,刘子衡及学生会负责人王宗佩被开除学籍,大批进步学生被迫离校。刘子衡先后流落到济南等地。
1930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学习。1931年夏,转入青岛大学正科学习。
1933年入山东大学,全力攻读。
1 934年,刘子衡随南京中央研究院董作宾率领的考古工作队到曲阜、兖州、邹、滕、峄等县参加考古工作,对滕县安上遗址的铜器、陶器、曹王墓墓葬结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董作宾展开辩论,蔡元培等人写信表示鼓励,当时《大公报》进行了报道。经蔡元培介绍,刘子衡先后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郑志雄、张光侠、汤美亭和共产党的老朋友温起凡。
刘子衡博闻强记,才思敏捷,精通易经,善于讲演,语惊四座,能使听者心悦诚服。
1935年暑假期间,他去南京给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林森讲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刘子衡去庐山见蒋介石,蒋询问救国之策,子衡答以“联共以抗日”。
抗日战争期间,刘子衡为宣传抗日,广交社会著名学者。与蔡元培、闻一多、老舍等人经常来往,利用给林森、冯玉祥、胡宗南、顾希平、董钊、李济深、顾祝同、王耀武、于右任、何应钦、吴忠信、白崇禧、李延年、萧湘、朱绍良、李玉堂等国民党军政要员讲《易经》的机会和关系,宣传团结抗日的主张,揭露反动势力的投降阴谋,产生了一定的震动和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以徐州、济南为活动中心,奔走和平,反对内战。并利用其特殊身份, 掩护和营救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和被捕人员。
1945年9月,林伯渠函告刘子衡,劝其利用讲学活动投入反内战斗争。在重庆国共和谈期间,俞鹏飞、顾祝同派黄埔号专机接刘子衡去重庆商谈国事。他在国共会谈期间,利用其特殊身份从中斡旋,做了大量工作。
1946年夏,李济深来信约刘子衡到南京商谈关于开展反美蒋斗争的问题。刘到南京与李会谈后,又到梅园访晤了冯玉祥、张治中。接着,又访晤了周恩来和董必武。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刘到处作反内战讲演,并写了题为《打不得九论》的文章,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出版的《山东公报》上发表。文章发表后引起各界强烈反响,在国民党内部引起很大震动,《山东公报》总编吴忠匡被撤职。与此同时,董必武从上海寄信说:“方今主战之声盈廷,杀伐之残横野,独先生高瞻远瞩,发为宏文,真乃一片仁者之声,有民胞物与之怀,此乃《打不得》之真谛也。 ”刘子衡很受感动,也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
1947年2月24日夜,武装特务向刘子衡和孙墨佛的住室(当时住在徐州云龙山花园招待所)乱枪射击,守卫李守义在抵御中死亡,彭云鹤受重伤。此事使刘子衡更认清了国民党反对派的实质,义无反顾地为祖国解放事业出力。他为策动李玉堂、吴化文、刘仪、聊云灿、朱兴汶等人起义做了大量工作,为山东的解放做出了一定贡献。
1949年3月刘子衡到达北平, 以无党派民主人士身份,去南京敦促李宗仁接受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
1949年4月7日下午,李宗仁设宴招待朱蕴山、李民欣、刘子衡等一行,刘子衡建议李宗仁直接向毛泽东主席发电报,表明他愿承担一切责任,并要求豁免战犯蒋介石,以使北平和谈能够进展顺利。宴会之后,李宗仁请刘子衡代为拟稿,李阅后当晚向北平发出。次日,毛泽东复电,国共和谈重新在北平举行。由于蒋介石在溪口暗中操纵,南京政府行政院、立法院对李宗仁发电表态之事提出弹劾, 顽固派还派出特务对朱蕴山、李民欣、刘子衡盯梢,致使和谈无法进行。4月15日,《申报》与《大公报》同时报道《刘子衡发表和谈声明》。
4月23日凌晨,在解放军隆隆炮声中,刘子衡邀李民欣从明故宫机场乘专机返回北平。7月1日,参加中共中央统战部在怀仁堂举行的盛大宴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
新中国时期新中国建立不久,刘子衡在济南定居。刘子衡先后担任山东省土改委员会委员,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司法厅副厅长,省政协第二、三、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省各界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在他任职期间,对于祖国的统一大业深切关怀,撰写了许多对台宣传稿件,为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做了大量工作。1979年元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一周年之际,刘子衡发表了对台录音讲话。
刘子衡向以布衣自居,不慕荣利,人称“布衣大师”。他的生活经历奇特,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他博学强记,勤于经史,淹贯群籍,旁及佛道。生前曾任全国文献委员会顾问,著有《周易正义稿》《同文尚书校注》《孔子编年》《孔氏医案注释》以及关于老、庄研究的文稿等。
1981年7月20日在济南病逝,终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