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画像
胡烈

胡烈(220年―270年),一作胡列,字玄武,安定临泾 (今甘肃镇原东南)人,曹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子,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弟,三国曹魏、西晋时期将领。曹魏时为卫将军。为将伐蜀。钟会之反,胡烈与诸将皆被闭。胡烈子胡渊,时年十八岁,为士卒先,攻杀钟会,名驰远近。胡烈为秦州刺史。凉州反叛,胡烈屯兵于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

中文名
胡烈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38年
职业
教授

人物生平

胡烈初仕曹魏,担任将领,曾随军攻打蜀汉。;景元四年(263年),镇西将军钟会反叛,胡烈和众多将领都被关禁。胡烈之子胡渊;当时年十八岁,身先士卒,攻杀钟会,名扬远近。;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政权建立之后,胡烈担任秦州刺史。;

泰始四年至泰始五年(268年―269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各族百姓在饥饿线上挣扎。胡烈继任秦州刺史后,不进行安抚和救济,反而施行高压手段,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后派兵进占麦田一带(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靖远、中卫两县市交界地区)的“河西鲜卑”聚居地。天灾人祸之下,秃发树机能趁机聚集并带领鲜卑部族反叛。

泰始六年(270年),秃发树机能率领鲜卑部众与胡烈指挥的官军在万斛堆(今宁夏中卫、甘肃靖远交界地区,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南缘)进行恶战,胡烈遭敌军围困,因没有援军救援,兵败阵亡。;

历史评价

陈骞:“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将为国耻。”;

史籍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上一页:霍峻 下一页:阎忠
全部评论(0)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5 电话:18319180048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